鋼骨構造 (Steel Structure,簡稱SS),常見的玻璃帷幕商用辦公大樓多屬。鋼骨建築營建的過程,是將鋼鐵廠預鑄完成的型鋼,以拖板車運送至工地現場,之後再以螺栓、焊接等方式接合。梁、柱主結構完成後,
再以鋼浪板澆置混凝土鋪設樓板,並以輕質材料裝設隔間牆。與鋼筋混凝土建築相比較,鋼骨建築興建所需的工期短、勞動人數少,但是技術性較高,焊接施工人員必須持有相關証照才能勝任。
老舊的鋼骨構造建築拆除後,其鋼材可回收再生使用,因而鋼骨建築被視為環保建築。然而鋼材有不耐熱的缺點,在高溫下容易變形甚至起火燃燒,因此在結構興建期間,必須施作防火披覆,以延長鋼材的防火時效。911事件之後(紐約雙子星大樓遭受恐怖攻擊而燃燒倒塌),鋼骨構造的防火披覆工程更受到高度的重視。
鋼骨建築的隔間牆,通常採用「輕隔間牆」,方便牆面與主結構固鎖接合。輕隔間牆相對於鋼柱與鋼梁而言相當柔軟,不具備承重及抗震的功能,因此不視為主結構的一部分。
鋼材的強度對重量的比值大,而且韌性佳,使得鋼骨構造建築輕盈耐震,適合用來建造高樓或超高樓。但也 正因結構輕盈,隔音效果不如鋼筋混凝土構造,且強風吹襲時容易晃動,易使高樓上的人感覺不適,鋼結構建築若作為居住使用,舒適性相對較差,因此臺灣的鋼骨建築大多為辦公大樓。